【三峽驗光師|行為心理學】損失趨避:為什麼「怕失去」比「想得到」更巨大?(配鏡實戰)|目鏡大叔

【三峽驗光師|行為心理學】損失趨避:為什麼「怕失去」比「想得到」更巨大?(配鏡實戰)|目鏡大叔

【三峽驗光師|行為心理學】損失趨避:為什麼「怕失去」比「想得到」更巨大?(配鏡實戰)

損失趨避(Loss Aversion)圖解:為何怕失去比想得到更強,含門市應用
圖片:損失趨避(Loss Aversion)說明圖|點圖可看原尺寸

作者:目鏡大叔(李錫彥)|自己的眼鏡・自己的驗光所|服務三峽/鶯歌/樹林/土城

損失趨避:為什麼「怕失去」比「想得到」更巨大?

大家好,我是目鏡大叔。做鏡片、配鏡、跟人聊價錢,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;我更在觀察人性與決策。這篇想聊一個一路影響你我選擇的現象:損失趨避(Loss Aversion)

一、那句你常說的話,其實是心理在作動

多數人都有這感覺:失去 100 元的痛,比得到 100 元的喜還深。看到「限量/倒數/最後一天」就怕錯過,這不是被文案騙,而是人性裡的保護機制在運轉。

二、損失趨避從哪裡來?背後理論簡述

  • Kahneman 與 Tversky 在「展望理論」指出:失去的心理痛感,約是同量收益快感的兩倍。
  • 我們不是從零估算,而是以「心理參照點」為基準;當參照點被打破,就產生強烈的損失感。

所以我們常從「如何避免失去」開始衡量,而不是單純想「可以得到什麼」。

三、日常裡無聲的損失趨避:幾個你我都踩過的地雷

  • 投資/股票:同漲跌 10%,下跌的痛更強。
  • 促銷/折扣:「最後一天/最後 3 件」啟動 FOMO。
  • 所有權效應:既擁有就更不願放手,即便有更好選擇。
  • 框架效應:「不買就失去機會」往往比「買會得到什麼」更有力。

四、在我們的視光門市裡,這心理怎麼影響顧客?

常見猶豫:「如果新鏡框不舒服怎麼辦?」、「我怕買錯後悔。」 這些都是損失心法在作祟。我們要做的是:降低他心裡那條「損失線」的力量,讓他敢踏出那一步。

五、策略篇:如何在門市設計/話術裡化解損失趨避

5.1 試戴+體驗設計:讓「占有感」先行

先讓顧客戴上、走動、看遠近。這不只是測試,更是在腦中建立可能的擁有感;當它成為「我的可能物」,就更不想錯過。

5.2 退換/保固承諾:拆除「買錯」風險

提早說明:「若戴一段時間不適合,我們可退換或調整。」 一句話打掉「買錯會虧」的牆。

5.3 語言框架:讓「不做」也有代價

把不行動的成本說清楚,例如:

「若今天沒決定,這支的優惠可能會結束。」
「若不把這支帶走,後續升級可能要補差價。」

5.4 價格分層+錨定款:讓中階款安全落地

  • 設計入門/中階(主推)/高端三層。
  • 高端作為錨,中階成為「不會太虧、也不冒險」的安全帶。

六、敘事插入:真實門市場景

一位媽媽帶國中兒子來配鏡,兒子相中 NT$3,280 設計款。媽媽覺得貴。我先不急折扣,拿出 NT$8,800 限量手工鈦作比較——講材質與工藝後,她回頭看 3,280 時說:「其實不算貴耶。」 高錨點建立後,中價款就從「有點貴」變成「有價值」。

七、風險提醒:別讓錨變成漏洞

  • 錨點不可離譜或失真,查一下就崩盤。
  • 透明說明材質、工藝與服務,理由要站得住腳。
  • 不玩誇張話術與假原價;長期信任勝過短期成交。

八、收尾與行動引導

顧客害怕的往往不是花錢,而是花錯錢。 我們的工作,就是幫他降低後悔風險。想把這套「降低後悔」的體驗放進你的品牌或服務,歡迎留言、私訊,或到店裡聊聊。

參考資料

  • Kahneman, D., & Tversky, A. (1984). Choices, Values, and Frames.
  • Thaler, R. H. (1980).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.
  • Samuelson, W., & Zeckhauser, R. (1988). Status Quo Bias in Decision Making.
我們的承諾:不虛高原價|合不合適老實說|不急推、不逼單。需要時,我會建議你「先不要買」。

嗨,我是目鏡大叔 - 李錫彥。身為「自己的眼鏡」與「自己的驗光所」的負責人,我在視光這個行業耕耘了 20 年。對我來說,這不只是一份測量度數的工作,我更像是你的視力好朋友。

我最大的成就感,來自於看到每一位朋友換上「對的」眼鏡後,臉上那份豁然開朗的笑容。我相信一副好眼鏡,不只是讓你看得清楚,更是為了讓你的生活更順暢、更舒服。因此,我特別重視深入了解你的生活,結合專業與你的故事,用溫暖的方式,為你量身打造最合適的視覺方案。

正如我常說的:「來自己的眼鏡,配自己的眼鏡。」 這是我的專業理念,也是我為每一位朋友服務的初衷。

除了在店裡服務大家,我也擔任元培醫事科技大學企管系的兼任教師,並身兼臺灣視光視力保健學會與新北市驗光師公會的常務理事,希望能將視力保健的觀念分享給更多人。

📍 三峽|想把「買錯風險」降到最低?來聊聊

把你的使用情境與預算告訴我,我幫你比較入門/中階/高階,講清楚差在哪、怎麼選不後悔

🏠 新北市三峽區國際一街12號|☎ 02-2673-7396

📱 想先聊聊?點這裡用 LINE 預約 → 立即加 LINE 諮詢

常見問答(FAQ)

Q1:損失趨避會不會導致買貴?
會。怕失去優惠或貨源,容易衝動下單;先回到使用情境與預算,必要時隔天再決定。

Q2:門市怎麼降低「買錯」風險?
提供試戴體驗、明確退換與調整流程、價格分層清楚,並把不行動的成本說明白。

Q3:一定要做三層價格嗎?
不一定;2–3 層皆可,關鍵是價差合理且理由清楚,中階成為安心落點。

Q4:如何辨識話術過度?
若出現虛高原價、過度限時、資訊不透明,建議先按停,回頭核對需求與預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