∣行為心理學∣「這副鏡框不貴啊」——錨定效應,在配鏡現場的魔法時刻

【三峽驗光師|行為心理學】錨定效應:在配鏡現場的價格魔法(實例+話術)|目鏡大叔

【三峽驗光師|行為心理學】錨定效應:在配鏡現場的價格魔法(實例+話術)

錨定效應圖解(Anchoring Effect):高價錨點讓中價款顯得更划算的心理機制
圖片:錨定效應圖解(Anchoring Effect)

作者:目鏡大叔(李錫彥)|自己的眼鏡・自己的驗光所|服務三峽/鶯歌/樹林/土城

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?

你在鏡框櫃前逡巡,停在一副牌價 NT$3,680 的鏡框前,心裡想:「欸,有點貴喔…」

抬頭一看,隔壁「限量設計款」標著 NT$8,800。於是你心裡一轉:「那剛剛那副其實蠻划算的耶。」

事實上,標價從來沒有變;變的,是你心裡那把無形的尺——錨定效應(Anchoring Effect)在作祟。

1. 錨定效應:最初怎麼被發現的?

1974 年,心理學家 Amos TverskyDaniel Kahneman 用實驗揭示:當我們對不確定的數量做估計時,最先出現的數字會成為「心理錨」,讓後續判斷圍著它打轉。

例如先看到數字 10 的受試者,對同一題目的估算會傾向偏低;看到 65 的那組則偏高。與題目無關的數字,反而成了判斷的起點。

2. 為什麼錨定效應這麼強?

調整不足(Anchoring & Adjustment)

拿到一個錨點後,腦袋會從這個起點微調,但常常「調不夠遠」,答案就卡在錨附近。

相對判斷 > 絕對判斷

多數人購物靠比較,不靠絕對價值尺。於是「這比那怎麼樣」常勝過獨立估值。

認知負荷與時間壓力

資訊太多或時間緊,越容易抓錨快速決策,而不是慢慢推理。

知識與信心

對材質、品牌越不熟,越容易被錨牽動;越專業的人,對錨的敏感度越低。

延伸重點:在配鏡現場,錨點不只可以是價格;也可以是「體驗品質、光學效果、保固服務、專業形象」等非價格錨

3. 商業世界裡的錨:不只是眼鏡

類型案例做法與啟示
餐飲菜單錨定 高價「噱頭菜」拉高整體價格感 極端高價不一定求售量,而是幫主力品項看起來更划算。
尺碼命名 「Tall / Grande / Venti」而非小中大 語意引導,使中杯成為心理「合理」選擇。
高價揭示策略 先釋出「會很貴」的市場預期 實際售價低於預期,形成「撿到便宜」的落差錨。
Good–Better–Best 推出更高階款後,中階款銷量上升 「最好」是錨,「更好」變成多數人的舒適帶。
原價/劃線價 原價 NT$2,980 → 現在 NT$1,490 被劃掉的數字成為參照點;但誠實是底線。
拍賣起標價 主持人先喊一個高起標 後續出價多在該錨附近拉鋸。

4. 在鏡框/配鏡現場,如何佈局錨點(從粗到細)

4.1 入口與第一印象(非價格的錨)

  • 迎賓、遞水、空間陳列先營造質感基調。
  • 牆面展示設計師款/得獎款/限定款,建立高價參照。
  • 展示順序:高價 → 中價 → 入門。
  • 一句提示語:「最受歡迎款式約 NT$X–Y」,給心理範圍。

4.2 鏡框講解:先價值,後價格

語序很關鍵:材質 / 輕量 / 品牌故事 → 設計細節 / 保固 → 再拉高價比較

示範:「這支是日本手工鈦,重量比鋁合金再輕一些。我們也有一支限量款在 NT$8,800,材質與工藝更講究。若預算允許可比較;但你手上這支在同級中已很有競爭力。」

4.3 套餐與分層定價(Good–Better–Best)

  • 設計 A/B/C 套餐:入門 → 中階(主推) → 高階(錨)。
  • 中階差價要「看得懂為什麼值」:如膜層升級、保固延長、清潔保養。
  • 避免高階與中階差價過大或理由不足。

4.4 標價設計:合理又有錨

  • 價牌可標「建議售價 / 市場參考價」+你的價格(需真實可靠)。
  • 劃線價可用,但不要虛高原價
  • 提供分期/無息做心理負擔錨。

4.5 對話話術:從「你能負擔」到「你值得」

  • 當顧客說:「三千多有點貴?」→ 先呈現更高階作比較,再回到中階,讓中價顯得合理。
  • 當顧客猶豫:用使用情境服務承諾加值,而非立刻砍價。

5. 潛在風險與道德邊界

風險症狀防範/處理
錨點過高顧客覺得被灌水錨點須可被資歷、材質、成本解釋;透明陳述。
操弄感信任下滑、退店說明為何值,不玩假原價;以專業與服務支撐。
忽略預算只拉高不傾聽先了解預算,再提供〈好/更好/最好〉選擇。

6. 心理上的「第二錨」:非價格的錨點

錨點類型舉例功能
專業度/權威驗光證書、受邀演講、媒體報導建立信任,使價格更易接受。
體驗感現場配戴對比、重量試戴、視覺體感讓價值被「感受」,而非口說。
服務承諾保固年限、免費調整、清潔保養提供心理安全錨,降低風險感。
案例見證前後對比、真實故事用故事錨定情感與價值。

7. 模擬場景:從頭到尾錨定的銷售腳本

客人(媽媽帶小孩):「這副要 3,280 嗎?」

你:「是,這支在這個材質/工藝裡屬中階熱銷。也有一支限量鈦金屬款在 NT$8,800,材質與工法更講究,您要不要先比較一下?」

(展示高價款、講材質與情境)

你:「如果覺得超出預算沒關係,回來看這支 3,280 的,它在同價位其實很穩定。」

→ 三個節點的錨:先高錨參照 → 用價值支撐 → 回中價產生「划算感」。

8. 結語:錨定不是操控,而是給選擇一個節奏

錨定效應不是把顧客當手段,而是用理解人性的方式,讓他在合理區間裡做自己覺得對的選擇。當你把錨用好,成交是一種水到渠成。

想把「動線、價牌、套餐、話術」一次梳理清楚嗎?

把你門市的現況(動線照片、價牌樣式、熱門款定價、常用話術)傳給我,我用白話幫你抓重點、給微調清單,做出不操弄、能成交的配鏡體驗。

嗨,我是目鏡大叔 - 李錫彥。身為「自己的眼鏡」與「自己的驗光所」的負責人,我在視光這個行業耕耘了 20 年。對我來說,這不只是一份測量度數的工作,我更像是你的視力好朋友。

我最大的成就感,來自於看到每一位朋友換上「對的」眼鏡後,臉上那份豁然開朗的笑容。我相信一副好眼鏡,不只是讓你看得清楚,更是為了讓你的生活更順暢、更舒服。因此,我特別重視深入了解你的生活,結合專業與你的故事,用溫暖的方式,為你量身打造最合適的視覺方案。

正如我常說的:「來自己的眼鏡,配自己的眼鏡。」 這是我的專業理念,也是我為每一位朋友服務的初衷。

除了在店裡服務大家,我也擔任元培醫事科技大學企管系的兼任教師,並身兼臺灣視光視力保健學會與新北市驗光師公會的常務理事,希望能將視力保健的觀念分享給更多人。

📍 三峽|想把定價與體驗做得更穩?來聊聊

我可以協助你盤點門市動線、價牌與套餐設計,一起把「價值感」與「成交率」拉上來

🏠 新北市三峽區國際一街12號|☎ 02-2673-7396

📱 想先聊聊?點這裡用 LINE 預約 → 立即加 LINE 諮詢

常見問答(FAQ)

Q1:錨定效應是不是操控?
不是。關鍵在於透明與誠實:用專業與服務說明「為什麼值」,而不是虛高原價或誤導資訊。

Q2:套餐一定要三層嗎?
不一定。2–3 層都可以,重點是差異理由清楚中階款好理解

Q3:如果客人預算固定,還需要高錨嗎?
可以輕量呈現高階作為參照,但更重要的是在其預算內提供最適解與體驗錨。

Q4:門市一進門就講價錢會不會反效果?
先講價值、體驗與保固,再談價格;讓顧客先建立非價格的錨,更能接受合理售價。